文传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学术节”系列活动
来源:    上传时间:2024-12-23


(文传学院 通讯员 李舒洋)为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激发科研创新热情,促进师生、生生互动。文传学院举办研究生教育“学术节”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切实提高我院研究生的学术素养。


专题讲座,启迪智慧

10月10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邀请中国知网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开展了AI科研工具使用学术沙龙活动。中国知网产品培训主管高思远、知识服务经理张爱斌围绕问答式增强检索、AI辅助研读、AI辅助创作、苹果树智能体四部分介绍了AI在科研辅助方面的亮点和特色,并针对文科相关选题具体分析并示范了知网AI工具的使用方法,促进科学研究选题的精准化和文献保障的科学化。晚上, 学院高志明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讲好中国故事——司马迁〈史记〉的启示》的学术讲座。高志明教授以《史记》为典范,从中提炼传统中国故事深层蕴含的三个方面的特征:故事内容的传奇性、故事结构的话语性、故事结局的雅健性。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讲好中国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10月17日上午,新疆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包金泉受邀为学院师生作题为《地州媒体融合发展态势及创新办法》的学术讲座。包金泉书记借助案例阐释了博州融媒体中心如何迎难而上,通过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资源,创新传播方式,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的深度融合,为当地媒体行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他认为地州媒体应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历史、经济等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短视频账号,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10月29日下午,湖北文理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罗学莉教授受邀为文传学院研究生开展《青年志愿服务伦理与方法》的主题讲座,罗学莉教授着眼于青年志愿服务意义,青年志愿服务伦理,青年志愿服务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讲座内容趣味性与思辨性相结合,密切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践,从理论到方法由浅入深。




11月1号上午,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熊明教授为学院师生作题为《汉魏六朝杂传的小说化倾向及其文体意义》的学术讲座。熊明教授认为,中国古代杂传经过先秦以来的长期酝酿,于汉魏六朝时期兴起并走向兴盛。汉魏六朝时期的杂传,呈现出普遍的小说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人物传写、叙事建构与风格取向三个方面。最后,熊教授结合自身求学、治学经历,勉励同学们在治学时要锲而不舍,围绕一个问题多学多思,深入研究,一定能够有所突破。



11月21晚,文传学院张旎博士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情兼雅怨”与“悲美无常”——气氛美学视域下的“物感”与“物哀”之比较》的学术讲座。讲座围绕物感、物哀和气氛美学视域下的“物感”与“物哀”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12月10日晚,文学与传媒学院李婧博士作题为“寻爱‘电子父母’——数智时代的代际亲密关系虚拟化”的学术报告。李婧以近期火热出圈的“电子父母”短视频为引,结合相关理论,为大家分享了传统时代与数智时代之间亲密关系的差异性。




12月11日,为了进一步提升师范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中文系荣幸邀请到了襄阳市第三十一中的教学名师李军翔老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心理疏导与教学”的示范课。




12月13日下午,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垒教授应邀为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作题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基本逻辑与关键问题》的讲座,张垒分析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重要性,强调要坚持“两个结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并以《解放日报》的改版为例,对中国新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阐述。



以赛促学,思维碰撞

11月6日和11月8日,文学与传媒学院开展了2024年研究生学术报告会。参与汇报的同学就不同的研究课题进行逐一分享。符冰、李婧、张倩三位评审专家肯定了同学们研究了媒体新现象、新概念、新技能,强调了论文写作的规范性,要重视选题的研究价值,做好调查研究,希望大家以严谨的心态开展研究工作。评审专家王丹荣、高新伟、陈晓燕强调了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建议大家以开放的视野和持批判的精神,针对研究问题及其对象选择不同的理论视角,避免理论的泛化。




12月5日,文传学院开展了第二届研究生科学研究文献综述写作大赛获奖学生汇报会,胡江伟、樊淑琴、王丹荣、孙德贤、郑晓锋五位老师作为评审专家依次对汇报学生进行点评。从选题内容、研究对象的选取、写作技巧、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相关修改意见,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对研究对象的聚焦,确保它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同时能够善于发现好的选题,扎实积累材料,妥善运用研究方法,更上一层楼。



研途榜样,引领前行

11月7日,23新传研究生麦昊贤在宁静楼三楼报告厅作主题为学科竞赛和社会服务的报告。他建议同学们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互动,参加竞赛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合理规划学习和生活,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朝着未来的期望坚定不移的前进。




研究生“学术节”系列活动,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思维的碰撞,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浓厚学术氛围,倡导学术诚信,推进我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高标准发展。


审核:胡小林

  • [版权所有]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鄂ICP备17002353号-1
  • 湖北文理学院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 邮政编码:   441053

  • 联系电话:0710-3590804

  • 文学与传媒学院电子信箱:   wcxy@hbua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