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会现场 郭苗华摄
(文学与传媒学院 通讯员 郭苗华 徐跃铭)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科建设,促进一流专业建设,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0月28日—29日,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于N8-C305会议室隆重举行。我院部分导师与全体研究生出席本届学术报告会,并由2020级研究生进行学术报告。会议由胡江伟博士主持。
师生交流碰撞学术思维
本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由硕士研究生导师管文娟教授、陈波教授、樊淑琴副教授、魏晓莉副教授、胡江伟博士担任报告评审专家,针对研究生学术报告内容进行点评与分析,为研究生们进一步完善论文写作与学术研究提供全新思路。
管文娟教授为学生指导论文写作 郭苗华摄
陈波教授为学生指导论文写作 郭苗华摄
胡小林教授为学生指导论文写作 郭苗华摄
魏晓莉副教授为学生指导论文写作 郭苗华摄
樊淑琴副教授为学生指导论文写作 郭苗华摄
胡江伟博士为学生指导论文写作 郭苗华摄
报告会现场,28位研究生分别就不同研究方向将自己的学术论文进行汇报讲演。其中,李柳瑶同学将研究聚焦于早教APP,将经典传播学理论“使用与满足”引入论文研究,运用大量研究数据探讨使用早教APP意向的影响因素,并寻找早教APP的优化方向。何可欣同学则将视角定位于银发群体,探讨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银发群体中存在的数字鸿沟现象,从而提出解决策略。廖中鸣同学结合当下时代热点,对“梗”文化进行深度分析,揭示个体面对社会关系时所出现的困境,反映个体、群体与社会三者的话语权博弈。除此以外,贺旖旎同学的互动剧传播策略研究、刘嘉豪同学的新闻记者共情力研究等其他20多位同学的分享都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和导师评审团队的肯定评价。
学术报告会现场 郭苗华摄
经过为期一天半的学术分享,评审会专家针对同学的汇报逐一进行打分并给出修改建议,最终有9位同学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李柳瑶,二等奖何可欣、廖中鸣、贺旖旎,三等奖刘嘉豪、陈昭儒、杨福玲、李晓楠、杨琰。
多措并举锻造学术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学术研究与论文撰写,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管文娟教授指出,20级研究生同学目前已形成初步的学术意识,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能够独立进行资料的阅读、收集与整理。同时,在进行论文选题时,能够基于社会现实和社会热点提出研究方向,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管文娟教授做总结发言 郭苗华摄
管文娟教授说:“虽然学生们已初步具备学术意识,但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仍要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将论文选题做到小而精,聚焦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写作出较为完善的学术论文。”
对于如何加强学术研究,管文娟教授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培养问题意识,这就需要养成扎扎实实阅读文献的习惯,在阅读中寻找研究点和研究问题,将文献与社会现实进行关照联系;二是要加强学术学习,将理论学懂、学透,也只有理论支撑才能增加论文学术深度,提升论文质量;三是要加强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强化量化研究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能力,切记无数据的泛泛之谈;四是要注重论文写作规范,将细节做到实处,从细节处彰显学术高度。
同时,管文娟教授还强调,在大数据时代,将数据支撑作为论文的重要部分,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特点,同学们也要注重对于数据的获取与梳理能力,从而全方位的提升自身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10月29日上午,学术报告会圆满结束。此次报告会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本专业前沿的学术知识,同时也让大家认识到了自己在学术论文写作上的不足之处,为以后探索学术研究之路上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