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
来源:    上传时间:2022-09-26

(文传学院 通讯员 郭明杰)9月23日,在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向中国新闻社致贺信。贺信中说:“70年来,中新社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中新社以建社70周年为新的起点,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在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认真学习贺信内容,纷纷表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做新时代的发声人,传播时代最强音。

文传学院副院长 管文娟:中新社作为中国的两大通讯社之一,建社70年来在联通中外、沟通世界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对新闻传播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为国际传播、新闻传播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一方面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于新闻传播教学,引导学生始终不忘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适应风云变幻的传播环境,掌握融媒传播的创新技能,能够以自信的态度、高昂的热情、专业的水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文传学院教师 毕翔: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明确了“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高屋建瓴地对国际传播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新方向。我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新闻宣传思想贯穿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工作中去,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用心、用情地参与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为“创新中国”“和合中国”“多彩中国”“乐活中国”的大国形象贡献力量。

文传学院教师 郭明杰: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既肯定了中新社曾经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更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当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提升媒体国际传播力。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必须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及时关注媒体融合的行业动态,学习新技术,革新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思考在新文科背景下新闻采访写作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成长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文传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 杜莹莹:从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中新社见证和记录了党和国家的奋斗发展史,以最真实最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中国的崛起和发展,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人民真正了解中国,推动中国走向世界。作为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我将汲取优秀媒体的历史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新闻实践之中,力争做一个优秀的新闻人。

文传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 杨芳: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到,中新社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番话激励我们,作为一名广编专业的学生以及未来的传媒人,应当时刻牢记使命、坚持初心,为百姓办实事,为国家添光彩,牢牢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发扬中华文化精神,传播优秀文化。要学好专业课,多加实践,以过硬的专业本领采写更多优秀报道。要让伟大建党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个传媒人的心里,贯穿新闻采编、制作、传播全过程。我们应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谱写大国篇章。

文传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 李兆灿:中国新闻社在建社的70年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发出“家书”,对外发表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品,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中国新闻社探索出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叙事体系,形成了在新闻界独树一帜的“中新体”。70年来,中国新闻社在时代浪潮中从不缺位,在国家大事上从不失声,见证历史、记录历史并创造历史。作为媒体行业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伴随时代的脚步,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至世界前列,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时效性,讲好中国故事,续写新的辉煌。

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陆欣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与世界沟通,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何通过“中国元素,国际表达”,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这是我们对外传播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我们应该以中华文化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文传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 何静: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中新社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和在对外传播发挥的作用上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中新社接下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中新社的祝贺信让新闻专业学子获益匪浅。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作为这个时代新闻传播专业学子,在传播新闻过程中要注意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同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 [版权所有]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鄂ICP备17002353号-1
  • 湖北文理学院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 邮政编码:   441053

  • 联系电话:0710-3590804

  • 文学与传媒学院电子信箱:   wcxy@hbuas.edu.cn